close

  ---- 一家30年的律所與江平的堅守
  12月18日,一場名為“律師興則法治興”的專題研討會在北京舉行,與此同時,主辦方——時任中國政法大學校長江平親自支持創辦的北京市法大律師事務所剛剛走過30年的發展歷程。
  30年,對於一家律師事務所來說,他見證了國家法制建設的進步,對於中國法制的從業者來說,他們同樣經歷了從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有法可依、有 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16字方針,到2014年十八屆四中全會將“依法治國”定位會議主題這一中國法制史上的標誌性事件。
  “在中共中央的黨史上,依法治國成為中央全會的主題是頭一次,說明我們對法治的重視。”中國政法大學原校長江平教授直言,“在這樣一個背景下,我認為,律師是一個國家法治文明的標誌。律師興,則法治興;律師興,則國家興”
  事實上,中國律師已經走過百年曆史,百年道路曲折、艱難。從1980年以後中國律師才真正迎來春天,開始在國家法治進程中發揮作用。進入21世 紀,依法治國成為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在外界看來,近30萬律師作為社 會中的一個群體,必將在依法治國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為什麼要重視律師的問題?在會上,江平教授用“春江水暖鴨先知”經典地形容了“中國法治的水溫,律師最有發言資格”,這是對“律師興則法治興” 的最新詮釋,律師應積極試水法制改革,勇做法治脊梁。“律師是一個國家法治文明的標誌。前幾年,孫國棟主編《中國大律師》,約我寫序,我就以《律師興則國 家興》為題,指出了律師對於國家建設與發展的重要性。” 江平指出律師應分為社 會律師、公司律師、公職律師,三種律師應各司其職,各自做好各自領域的事務,各自盡到各自的職責,法治興旺的前景就大有可為。
  研討會上,全國律師協會原會長高宗澤講到,儘管律師的執業環境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但最近30年,律師作用的逐步增強也是有目共睹的。海澱區司法 局謝偉副局長講話中提到希望律師群體是維權的群體,是維護他人權利的,這一群體目前有些時候還處於弱勢,希望廣大媒體朋友多為律師鼓與呼。北京市律師協會 的副會長張小煒指出北京市海澱區的公檢法司部門正在建立協調平臺,讓律師的聲音能充分發揮,爭取讓法律能公平公正公開地適用於每一個具體案件。原北京市法 大律師事務所的老主任柳忠亞回顧法大所名稱由來時提到,“法大”是在討論法大還是權大的背景下定名,正式定名慶典儀式時,司法部、最高人民法院、北京市人 民法院等單位領導紛紛到會祝賀,盛況空前。希望法大所的廣大律師們能繼續堅持法大於權的思想為國家法制建設貢獻力量。中國政法大學多名教授發表了講話,闡 述了眾多精彩的法治觀點。
  北京市法大律師事務所主任劉進軍表示,“律師興則國家興——只有律師制度發達了,國家的民主、法制制度才能夠更加完善,律師制度的成敗關乎國家 的興亡”。法大所走過的30年,正是中國法制建設的30年 ,其中的挫折及成就不斷激勵法大律師,胸懷正義、維護公平、踐行理想,堅定“律師興,則法治興;法治興,則國家興”的信念,勇於擔當推動法治建設之重任。
  據悉,北京市法大律師事務所,成立三十年來,一直秉持中國政法大學“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訓,為中國律師界培養了大批優秀人才,許多國內知名的優秀律師均是從法大所走出去,在中國法治實踐中樹立了良好的口碑。
  (原標題:“律師興則法治興” 專題研討會在京舉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gcjcasz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